返回首页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2022年度西安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行业动态

2022年度西安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3/2/2 10:53:53 来源: 点击次数:2592

西安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22年9月,陕西省印发《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到2025年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建筑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绿色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产业工人队伍技能素质明显增强。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要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同年11月,工信息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提升混凝土、水泥制品等材料生产过程中固废资源利用水平。着眼绿色低碳发展建立企业长效资源配置策略,建立规模化、高值化利用固废矿物材料技术和标准体系,发展尾矿、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和辅助型胶凝材料加工产业,最大限度降低水泥熟料用量、提高固废利用率,为“无废城市”、“无废工厂”建设做出应有贡献。12月1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上指出,明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总之,聚焦“双碳”目标,推进建筑业全面绿色转型、低碳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有效推动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逐步向高端化、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等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1

总体经济发展情况及趋势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数据,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生产需求逐步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主要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呈现恢复势头。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 121020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8345亿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83164亿元,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98亿元,增长2.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二季度增长0.4%,三季度增长3.9%,四季度增长2.9%。环比来看,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与三季度持平。2022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311980亿元,同比增长6.5%;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0.7%。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0.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0%。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0.3%。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4.5%,制造业投资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9.3%。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比上年增长9.4%。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6%,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1%,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3.7%,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8%。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3.6%,中部地区投资增长8.9%,西部地区投资增长4.7%,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2%


陕西省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陕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772.6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75.34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5934.48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4262.86亿元,增长2.6%。2022年,全省建筑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建筑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实现总产值10067.87亿元,增长9.7%;建筑业企业4282个,增长6.4%;企业签订合同额24520.56亿元,增长12.3%,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4195.74亿元,增长14.2%。2022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1%。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8.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5%。


西安市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1486.5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23.58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071.56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7091.37亿元,增长1.3%。202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10.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20.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6.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8%。分领域看,工业投资持续快增,比上年增长25.5%,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15.0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7.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0.7%。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6.5%。民间投资下降1.2%


全国建筑业总体仍维持中低速增长,新签合同额保持增长但增速同比有所下降,行业集中度仍保持增长趋势。从下游需求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拿地支出继续下降,回落趋势受政策调控影响或将延续。专项债券前置发行带动基建投资明显提升,基建投资作为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受国家基建投资发力影响,建筑施工企业营业总收入同比有所增长,但民营企业收入仍呈下降趋势。受坏账计提规模扩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利润同比降幅明显。受行业融资环境边际宽松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但民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仍弱。

2

西安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情况及趋势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施路径的确立,预拌混凝土行业在能耗控制、应用创新方面,迎来了机遇和挑战。随着疫情的影响,造成资金压力持续增加,市场需求下滑,市场竞争日益严峻,我市混凝土企业举步维艰。与此同时,受近年来城市扩张、环保处罚压力与运输成本提升的影响,大部分混凝土搅拌站向市周边区域扩散式搬迁。近三年预拌混凝土行业新增厂站25家,进行技改厂站14家,关闭或停产混凝土企业、厂站20余家。其中,2022年预拌混凝土行业新增厂站10家,技改厂站4家,关闭或停产的混凝土企业、厂站达到13家。

1.我市预拌混凝土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西安市(含西咸)预拌混凝土企业共计约139家,目前建成并已投产运营混凝土搅拌站约176个(其中拥有2个及以上分站的企业17家)。

按企业(厂站)注册地分析,目前以西咸新区、长安区、鄠邑区厂站数量分布较多,合计99个,占全市厂站总数的56%。其中,西咸新区47个、长安区35个、鄠邑区17个,分别占比27%、20%和9.7%。

2.我市预拌混凝土产量产能情况

2022年西安市(含西咸)混凝土总产量约达5500万方,其中,产量在30万方以下的企业数量占53%,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16%;产量在30-50万方的企业数量占27%,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25%;产量在50-70万方的企业数量占9%,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12%;产量在70-100万方的企业数量占2%,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5%;产量在100-200万方的企业数量占6%,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20%;产量在200万方以上企业数量占3%,产量占全市总产量的22%。

同比2021年度我市预拌混凝土产量产能情况,受大环境影响,预拌混凝土企业产量整体呈现下滑的趋势。产量在30万方以下的企业生存艰难,数量占比达53%,产值仅有16%,竞争异常激烈;产量在30-70万方的企业,数量虽有下滑,但总体维稳产量大于100万方的企业产量保持稳定的同时略有增长,数量占比小,但产出强、产量占比高,相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规模优势明显。

2022年我市混凝土行业不同体量企业数量占比图

2022年我市混凝土行业不同体量企业方量占比图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市新增设计产能约1215万方,总设计产能约2.7亿方,行业产能利用率约为20.3%。

2022年西安市预拌混凝土总产量较2021年同比下降6.8%。经调研梳理:一是市场需求下滑。特别是房地产投资深度下降对混凝土需求造成了较大的拖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信息,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从拿地情况分析,TOP100企业拿地总额为12975亿元,规模同比下降48.9%。二是疫情反复。疫情反复冲击市场,打乱了企业节奏,导致市场开发、项目招投标、新签合同等工作推迟,进展缓慢,影响了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拨付。另外,疫情导致各区域加强管控,建筑行业运输受阻。三是资金链紧绷。受上下游产业持续低迷影响,资金链普遍较为紧张,回款进度不理想,企业投资的能力和意愿不足,市场需求不高,商混产量跌幅扩大。四是产品利润下降。因市场需求量不及预期,叠加受疫情反复影响,混凝土出货量下滑,企业价格战加剧,利润空间极限压缩,综合对商砼企业经济效益造成了较大影响。

3.市场形势分析

近年来,得益于基本建设市场需求的拉动,我国预拌混凝土产能不断增长。自2020年疫情以来,预拌混凝土价格整体呈下降趋势,主要原材料价格涨跌不一。受2021年三季度末水泥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混凝土价格跟涨,但未及成本上涨空间,预拌混凝土价格在经历短暂上涨后再次步入缓慢下行通道。2022年,产量和利润的下降成为多数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主基调。预拌混凝土行业在终端景气度不足的影响下,出货量较往年明显减少。再加上受疫情反复、“房企暴雷”导致回款延期影响,大多数企业整体经营效益指标大幅下降。

1.预拌混凝土市场价格情况分析(2020-2022)

2020年全年受水泥、砂石等材料价格下降及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混凝土平均价格持续下跌;2021年春节假期过后,部分混凝土企业采取低价竞争方式获取市场订单,导致全行业价格略有下行,3月下旬起受建筑业市场规律化及“十四运”影响,商品混凝土价格出现明显下降走势,9月份之后受水泥涨价影响,混凝土价格涨幅明显,至12月份上涨到高点。

2022年混凝土市场价格一路下行,四季度有所止步。受疫情冲击和市场需求走弱,混凝土企业业务量大幅下降,同时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下滑带动混凝土价格不断下探走低,部分项目的混凝土投标价逼近成本价。一季度,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建筑市场整体开工量不足,在淡季需求走弱和原料成本高位回落的背景下,混凝土价格下跌明显。二季度,受疫情反复和高温天气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受阻,同时下游资金到位情况未得到明显改善,混凝土行情依然保持弱势运行,单季价格跌幅相较于一季度略微收窄。三季度,混凝土价格偏弱运行,工地整体施工进度提升受限,混凝土市场需求萎靡不振,原材料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运行态势,受大环境影响,混凝土企业资金回笼情况仍然不够理想,供需双方积极性不高,混凝土价格依然偏弱运行。四季度,混凝土价格偏强运行,原材料价格下跌趋势明显止步,混凝土生产成本上涨,混凝土价格小幅推涨,混凝土价格整体呈现稳中偏强运行态势。


2.混凝土主要原材料价格情况分析(2020-2022)

水泥价格情况:2020年上半年原材料供需趋稳,水泥价格小幅回落,年底受冬期限产影响,水泥连续多次涨价;2021年上半年价格出现拉涨,水泥库存一度处于低位水平,市场供应紧张,水泥价格高位震荡,6-8月上游施工需求减弱,水泥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9月起整体价格反弹明显。

2022年受疫情冲击和市场需求走弱,混凝土企业业务量大幅下降,水泥价格持续下滑。2022年全国水泥产量21.18亿吨,同比下降10.8%。一季度建筑业复工进度缓慢,需求恢复不及往年同期,价格开始下行;二季度建筑业开工量明显回暖,市场需求相对有所增加,但受疫情反复和高温天气影响,项目施工进度仍然受阻,水泥价格先增后降;三季度工地整体施工进度提升受限,混凝土市场需求萎靡不振,原材料价格呈现震荡下行运行态势;四季度市场变化整体趋于稳定,水泥价格下跌趋势明显止步。

粉煤灰价格情况:2020年至2021年二季度粉煤灰价格处于平稳趋势,均价维持在175元/吨左右,2021年三季度价格有所回落。

2022年上半年价格处于平稳向上趋势,二季度末价格上涨至最高点,随后受疫情冲击和市场需求走弱,混凝土企业业务量大幅下降,粉煤灰价格急剧下滑,至三季度价格开始平稳运行,三、四季度价格整体处于2020年水平。

矿粉价格情况:2020年上半年矿粉整体供需趋稳,但价格回落较大,下半年受冬期限产影响,矿粉连续多次涨价,价格略有回升;2021年上半年价格处于平稳状态,6月下旬上游施工需求减弱,矿粉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下跌,9月份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价格持续上涨。

2022年一季度矿粉价格上涨至高点,在经历一季度的高位运行后,二季度开始受疫情冲击和市场需求走弱,混凝土企业业务量大幅下降,矿粉库存高位运行,至三季度价格开始平稳运行,与粉煤灰相似三、四季度价格回归至2020年水平。

机制砂价格情况:2020年一季度后受高温雨水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受到一定影响,需求偏弱,加上部分市场机制砂产能逐渐释放,机制砂价格偏弱运行。2021年上半年因限采、环保管控等一系列政策影响,市场供不应求,6月份后因市场需求低迷价格逐渐下跌。

2022年上半年整体价格趋于平稳,二季度开始受疫情影响,同时混凝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整体活跃度仍然偏低,处于震荡整理状态,6月底开始破位下跌。下半年市场需求走弱,混凝土企业业务量大幅下降,机制砂价格持续下滑,三季度后处于平稳趋势。

碎石价格情况:2020年一季度后受高温雨水影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受到一定影响,需求偏弱,加上部分市场机制砂产能逐渐释放,碎石价格偏弱运行;2021年上半年因限采、环保管控等一系列政策影响,市场供不应求,价格整体处于平稳运行趋势,6月份后因需求低迷价格逐渐下跌,11月份后市场需求增加,价格略有上涨。

2022年混凝土企业业务量逐步下滑,同时受疫情影响,再加上混凝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对碎石等高价材料选择性使用,市场整体活跃度偏低,碎石价格震荡下行,下行通道持续打开,随着混凝土市场需求量的逐步稳定,碎石价格运行平稳,三季度开始价格处于平稳趋势。


3.原材料来源情况分析

西安周边近300公里范围内的水泥、粉煤灰、矿粉企业与砂石料场是预拌混凝土主要原材料的保供源,运输方式以公路运输为主,部分企业积极探索减碳路径,运输方式朝公转铁方向转变。

4.资金回笼情况

据了解,2022年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回款普遍不佳。行业市场整体呈现上下游资金紧张的局面,混凝土企业资金成本增加,运营压力增大,资金压力及坏账风险仍会持续。

4.绿色建材产品推广应用情况

根据《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市监发[2021]148号)、《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绿色建材认证推广应用方案>的通知》(陕建科发[2021]9号)要求,西安市建筑节能协会通过行业摸底、专题培训、评价认证指导、申报审查、评价组织、宣传推广等有效措施,及时服务行业企业,推动绿色建材行业发展。截至目前,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陕西弗莱斯绿建项目认证服务有限公司等认证,我市30家预拌混凝土行业企业获评国家绿色建材认证企业(三星级22家、二星级8家),评价批次产品262项。全年绿色建材企业生产2280万方,占全年行业总产量的41.5%。

3

2022年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足,行业高质量发展推进缓慢

目前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总体上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资产和生产规模受限,没有成熟的经营理念和系统的发展规划,再受制于疫情和资金回款影响,企业无力进行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在推进贯彻落实国家要求的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的道路上进展缓慢。

2.盈利能力差,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由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年产量100万方以上的企业仅有13家,仅占企业总数的10%。规模以上企业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无法有效推动整个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上市场需求收缩,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下滑,混凝土企业业务量大幅下降,企业盈利能力大幅下滑,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回款困难导致部分企业生存艰难。

3.账期提前,行业内回款周期加长

受房地产项目的大幅收缩,上下游企业业务量大幅下滑影响,2022年上半年行业资金链紧绷,导致企业普遍回款难、商票跳票频繁,兑现难度大,追索周期长。下半年企业对新订单更为谨慎,部分企业将回款周期从四季度提前至三季度。下半年受疫情反复拖累,打乱了企业的节奏,多数工地施工处于半停滞状态。混凝土企业资金成本增加,运营压力增大,资金压力及坏账风险仍会持续。

4.缺乏技术创新,行业自律亟待加强

由于部分企业缺乏长期远景规划,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科技研发投入较低,导致企业缺乏降本增效的手段,产品同质化严重,行业竞争力有限。往往通过降价等无视公平竞争原则的手段争夺市场,造成产品价格、质量降低,形成恶性循环。2022年协会自律协调小组共计协调行业自律投诉及纠纷50余起,同比增加50%以上。

4

西安市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建议

1 . 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加快

行业企业转型升级

2022年我市被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为期3年。同时根据我市印发的《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40%以上。行业企业要紧跟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顺应市场需求,坚持集约化发展,以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为抓手,用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积极融合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创新与服务,重塑传统建筑模式,改变混凝土行业竞争格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通过融合采购、生产、财务、库存、运输、销售一体化的数据管理等,打造区域龙头型企业。

2 . 依托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行业企业核心

竞争力

企业应主动与科研院所高校紧密合作,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对混凝土制品的多元化研发,转化成果,改进工序,拓宽产品应用领域,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应逐步完善混凝土材料品质化和标识化工作,提高绿色原材料及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形成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同时进行绿色建材产品星级认证,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3 . 探索合作共赢,强化行业企业风险防范

及反垄断意识

面对市场对混凝土产品的不同需求,企业间要依托所在行业区域联盟加强信息共享,资源交换,优势互补,达到互利共赢。行业企业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契约意识,时刻关注上下游端的资信情况,提防合同陷阱,研判经营风险,拒收风险企业商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严格守法,避免直接或间接从事反垄断法相关规定禁止的垄断行为。

4 . 以诚信经营为本,恪守行业企业社会

责任

由于2022年行业景气度不高,部分混凝土小企业为求生存,采用冲击混凝土市场价格底线等不良竞争手段中标,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给产品质量埋下了隐患。这种行为必然导致营商环境进一步恶化。我们必须认识到,越是在困难的市场环境中,越需要依靠行业自律自觉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立足长远,坚持诚信经营,共同抵御经营风险,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始终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

5

预拌混凝土行业

发展展望

2023年全年陕西省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40个,年度计划投资4804亿元,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从数据上来看,陕西省在有效投资和投资金额上稳步提升,全省上下大抓高质量项目,用重点项目稳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盘。其中包括: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和西延、西十、西渝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年内开工延榆鄂高铁项目,确保国家超算西安中心二期项目交付使用,以及加快建设引汉济渭、东庄水利枢纽、榆林黄河引水等水利工程项目。此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仍然是2023年民生任务的重点。近日,陕西省住建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印发《关于高位推进2023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2023年全省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016个,惠及23.14万户居民,涉及8749栋楼、2208.52万平方米。

1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将推

动预拌混凝土行业需求稳定

我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而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预拌混凝土行业是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行业,尤其对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投资依赖性更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12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必将触底反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随着国家积极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及涉及民生领域的水利、交通、老旧小区改造、新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及新基建投资力度也不断加大,给预拌混凝土带来了市场需求。

2

预拌混凝土企业将逐步向

绿色智能方向转型发展

预拌混凝土行业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从依靠要素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的关键过程,绿色发展是这一过程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国务院发布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建材行业碳达峰作出指示,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并首次提出“低碳混凝土”概念,为预拌混凝土绿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3

高性能混凝土成为产品

升级的重点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是满足建设工程特定要求,采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和优化配合比,通过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工艺制成的,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的混凝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重要的绿色建材之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综合成本,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技术进步,开辟发展新赛道,推进预拌混凝土行业结构调整,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具有重大意义,是混凝土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6

2020-2022年混凝土

行业重要技术

1.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依照行业发展对低碳、绿色、环保、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推动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这是一种具有高抗压强度、超高耐久性、高粘结强度和较高抗拉强度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新材料、新机理、新设计、新构造、新工艺和新检测的“六新”特点。近年来在路桥建设、装配式建筑、军工人防等领域逐渐得以推广应用。超高性能混凝土经过二十年的发展,2020年12月由中国建材联合会和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共同发布《超高性能混凝土预混料》(T/CBMF96/T/CCPA 20-2020)标准。2021年发布《超高性能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技术规程》(T/CBMF127/T/CCPA 22-2021) 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现场浇筑施工技术规程》(T/CBMF128/T/CCPA 23-2021),2022年发布《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技术规程》(T/CBMF185-2022/T/CCPA 35-2022),建立了团体标准规程的基础性技术体系。此外,广东省公路学会、中国公路学会标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部也编制和发布一批关于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标准。据统计,2021年中国超高性能混凝土用量超过7万m3,其中大部分使用超高性能混凝土预混料,约为10万吨。与2020年相比,用量增加了3万m3,增幅为75%。随着技术不断发展,超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会越来越多,市场前景良好。

2.3D打印混凝土技术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智能建造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混凝土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其具有数字成型、免模施工、省工省料、建筑效率高和造型多变等特点,在建筑领域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智能建造的先锋官。

3D打印建筑材料可以对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尾矿等进行循环利用,在建筑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新的废料,建造过程可降低建筑粉尘污染,减少雾霾与噪音,实现建筑工地无害化生产。3D打印混凝土技术既可应用于常规工况,也能适应突发状况。在疫情防控期间,利用3D打印混凝土技术建设防疫测控方舱,是应对紧急公共事件的重要体现。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混凝土3D打印机,可以分为龙门式、机械臂式、移动式、塔吊式及组合式等。国内常见的混凝土3D打印机,主要有桌面级、实验室级、机器人级和工业级四种。

3D打印在标准化方面也取得了突破,行业和协会团体标准的立项数量正逐步增加。目前已经发布《混凝土3D打印技术规程》(T/CECS 786-2020)标准,其余《建筑3D打印材料通用技术规程》和《3D打印混凝土预混料》两部标准在编,且将进一步细化规定。在过去10年3D打印混凝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在材料研制、建造性评价、界面结合及结构自动化配筋等方面均有突破性进展,并实现了大型桥梁、房屋、城市园林雕塑、应急设施的3D打印和示范应用;在工业界涌现了一批新兴企业,从事混凝土3D打印的生产和应用,相关打印产品远销多个国家和地区,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3.低碳混凝土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在《行动方案》的“推动建材行业碳达峰”章节中,醒目出现“加强新型胶凝材料、低碳混凝土、木竹建材等低碳建材产品研发应用”的要求。“低碳混凝土”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了国务院颁发的重磅文件中。低碳混凝土是一种碳足迹低于传统含量的混凝土。大多数减碳和除碳创新工作集中在三个关键领域:低碳燃料、低碳混合水泥以及碳捕获、利用和储存技术。实现混凝土碳中和的技术途径主要包括:(1)最大限度协同处置其他行业的废弃物,减少水泥生产中的化石原料排放;(2)利用再生能源,减少和消除间接能源排放;(3)减少水泥中的熟料及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4)充分利用再生混凝土骨料;(5)大规模部署碳捕集技术来减少工艺流程的碳排放;(6)通过再碳化的方式提升既有混凝土建筑的CO₂吸收能力。此外,通过创建低碳胶凝材料新体系,研发高强韧水泥基材料,减少钢筋混凝土用量,延长构筑物使用寿命;将人工智能与混凝土材料相结合,建立新一代混凝土的高通量大数据库,形成数据驱动的智能设计与精细制备方法,实现混凝土系统寻优与材尽其用;通过智能振捣、电激养护和微波养护等技术,实现混凝土材料高效赋能。低碳混凝土,未来可期,发展低碳混凝土成为最广泛的共识。

4.轻骨料混凝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版于2020年9月1日起施行。“双碳目标”正在引领高质量发展,国家大力推进环保利废、装配式建筑、绿色节能建筑等,给轻骨料和轻骨料混凝土行业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转型发展机遇。陶粒是轻骨料的当家产品,陶粒工业的特有优势,在固废资源化利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陶粒的应用包括泵送轻骨料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预制构件、轻质墙材等领域。2022年8月30日,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共同组织推出《固废制备轻骨料绿色工厂设计规范》协会标准。通过标准引领,促进轻骨料制造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工业固废制轻骨料实现消纳废物与生产轻质高强材料并举。目前以尾矿、污泥、粉煤灰等原料生产陶粒工艺研究日趋成熟,其他种类的固废生产制备陶粒研究也在深入开展。此外,基于陶粒混凝土特性的新应用不断涌现,除了砌块和墙板类较为成熟的应用,还有新型蓄盐陶粒混凝土路面、3D打印陶砂混凝土、陶粒喷射混凝土及透明轻骨料混凝土等产品也得以应用。

5.固废资源化

近年来,在“无废城市”、“无废工厂”目标和产业环保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固废综合利用,逐步从打基础,补短板,进入到精细化发展阶段。以建筑固废资源化为例,目前的主要方向是生产建材,比如生产低强度等级混凝土、砌块、地砖、墙板等,渣土用于筑路,路基填料等。

2021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描绘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路线图。新《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加大推进建筑垃圾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力度,在加强建筑垃圾污染防治、分类处理、科学回收、综合利用等全过程管理方面作了相关的规定。建筑垃圾应用已经有相关技术标准,用作道路底基层一般参照JC/T 2281《道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用作围填海工程填充物参照GB 30736《围填海工程填充物质成分限值》,作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再生骨料,主要参照GB/T 25177《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和GB/T 25176《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中相关规定。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价值大,据推算,每利用1亿吨建筑垃圾可以生产标砖243亿块、混合料3600万吨,减少占地1.5万亩,节煤27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0万吨,新增产值84.6亿元。以每年建筑垃圾产生量30亿吨计算,每吨处理费用30元左右,全国每年建筑垃圾处置费用达900亿元。

7

2022年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大事记

1.行业安全质量事故典型案例

(1)1月3日,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归化街道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培训基地项目在建工地发生山体滑坡,山体滑坡量约为3.5万方左右,本次事故中被困者均已被找到,其中14人死亡,3人受伤。

(2)3月8日,镇江新区的金科祥生·悦园建设工地发生火灾,事故共造成7人死亡,4人受伤。

(3)3月25日,珠海横琴台商总部大厦建筑工地发生钢筋掉落事故,事故导致3人死亡,3人受伤。

(4)3月25日,江苏扬州经开区检察院披露了一起重大责任事故案件。当地一房地产项目施工期间,一辆混凝土泵车的臂架突然断裂,将一名工人砸死。泵车操作工陆某因违反管理规定导致事故,被检察机关以重大责任事故罪起诉。

(5)4月18日,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五洲温泉游泳馆发生一起局部坍塌事件,事故造成轻微伤和轻伤9人、3人死亡。

(6)4月29日,湖南长沙望城区一栋建筑楼发生坍塌,53人遇难。

(7)9月25日,莒县彼那尼荣安水泥有限公司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造成5人死亡。

(8)12月2日,徐州经开区金凤路西侧一项目工地发生火灾,事故中7名被困人员全部被陆续救出并送医院救治,其中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轻伤。

(9)12月15日,韩国京畿道坡州市的一公寓楼施工现场发生一起一氧化碳中毒事故,造成3人重伤、7人轻伤。事故原因为工人在地下混凝土养护作业时使用炭炉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2.行业全年重要信息

(1)通过10个关键词,回顾过去一年建筑业改革足迹。持续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双碳”目标;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建筑业强化“优胜劣汰”趋势);“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分化(多元化与专业化并行发展);专精特新;规范化发展;农民工权益保护

(2)2月13日,江苏如皋市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受理南通六建破产重整案,并指定南通六建清算组担任管理人。根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信息显示,目前南通六建公司作为被执行人的在执案件为34件,被执行标的额为2.67亿元左右。此外,南通六建公司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严重影响该公司的正常经营,对于包括申请人在内的众多到期债权缺乏清偿能力。

(3)2月28日,磐石市春季重点集中开工项目,金隅冀东新型建材产业园按照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标准,高端化、链条化、多元化发展方式,运用5G、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应用场景设计,建设“无人工厂”。产业园区将按照“7+4”项目建设,即7个新建项目,4个产业升级技术改造项目,打造集水泥制造、新型建材、生态环保、商品混凝土、现代物流等产业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建材产品生产基地。产业园项目预计投资30亿元,各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度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4亿元,预计年上缴利税合计7.56亿元。

(4)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加大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力度,规范商业承兑汇票使用,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带头清欠。

(5)3月31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重大咨询项目成果《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报告指出,通过积极主动作为,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有望于2027年前后实现达峰,峰值控制在122亿吨左右。在此基础上推动发展模式实现根本转变,可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6)5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支持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健康发展有关情况。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谈到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问题时表示,要加强源头处理、健全长效机制。严格执行《政府投资条例》,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和政府投资资金预算管理,对于没有落实资金来源的,一律不得开工建设,严禁未批先建,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以各种方式要求企业垫资建设。研究完善工程款支付担保相关政策。加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配套制度建设。

(7)5月20日,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成都有限公司、成都深港石化有限公司、成都心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振鹰环球有限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约为41.83亿,关联案件为成都心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关案件,执行法院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截至目前,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超180亿。

(8)7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通用规范》GB 55032-2022,规定自202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4.1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工程质量检测,检测项目和数量应符合抽样检验要求。非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依据。

(9)11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房屋市政工程禁止和限制使用技术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禁止10项和限制16项落后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禁止10项:1、钢筋“热弯”加工工艺;2、石材及瓷板落后挂接工艺;3、简易吊机;4、手动吊篮(现场组装);5、三点式安全带;6、废机油脱模剂;7、纸胎油毡防水卷材;8、再生料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9、非阻燃型密目式安全网;10、非耐碱型玻璃纤维网格布。限制16项:1、施工现场自拌砂浆/混凝土工艺;2、电渣压力焊工艺;3、混凝土井盖工艺;4、砖砌式雨水口工艺;5、干喷混凝土工艺;6、砖砌化粪池工艺;7、桩头“直接凿除法”工艺;8、人工掘进顶管工艺;9、水泥稳定类混合料路拌法工艺;10、锤击沉桩工艺;11、剪切式钢筋切断机;12、轮扣式脚手架、支撑架;13、扣件式钢管卸料平台;14、钢管扣件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15、无机轻集料保温砂浆;16、砂模铸造铸铁管和冷镀锌铸铁管。

3.行业2022年政策汇总

上一篇:快讯 | 智慧砼站引进先进环保设备 打造混凝土绿色生产标杆
下一篇:王者“防守之道”,与你一路“砼”行
下载附件:暂无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站制作:恒昊互联网络 版权所有: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混凝土杂志编辑部   备案号:辽ICP备06007609号-1

辽公网安备 21010202000314号


单位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65号   电话:024-81978465    投稿邮箱:hntbjb@vip.163.com    网址:www.hntxh.org